發表時間: 2020-07-28 13:25:37
作者: 西安羅曼實業有限責任公司
瀏覽:
冬季謹防雞“慢呼”
雞“慢呼”是雞慢性呼吸道病的簡稱,是雞的一種常見病,尤其是育雛育成期的雞群易發生。雞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是雞毒支原體或稱雞敗血支原體,是危害雞的兩種支原體——雞毒支原體(MG)和雞滑液囊支原體(MS)中的一種。而以雞毒支原體(MG)對雞的危害最為嚴重,在許多雞群中感染率達20-100%。使感染雞群生長發育受到影響,飼料利用率降低,產蛋雞的產蛋量減少,防治費用增加。冬季由于氣候寒冷、晝夜溫差大、通風量小而更易發生雞“慢呼”。
一、“慢呼”的主要癥狀
慢性感染于任何年齡,1-2月齡的小雞更易感,成年雞多為隱性感染。
“慢呼”為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。在雞群內很容易將飛沫中的病菌經空氣通過呼吸道感染傳播,糞便中的病菌污染飼料和飲水后通過消化道感染傳播,也可通過直接接觸發生水平傳播。
“慢呼”一般潛伏期為4-21天,有的可達4個月。本病多呈慢性經過,病程較長,1個月,甚至幾個月。
不同品種間的易感性、發病率和癥狀的嚴重性不同。公雞比母雞更易感,癥狀也常明顯或嚴重。發育差、體重不達標的以及處在賊風口的雞群易感染,發病率也高。寒冷季節容易發生和流行。
“慢呼”發病的誘因主要有:雞舍寒冷低溫、空氣不良(氨氣過濃、缺氧等)、轉群、疫苗接種(特別是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氣霧免疫)、密度過大,以及VA缺乏、突然換料、長途運輸、不同日齡雞混養、不同品種雞混養和不同來源雞混養等。
小雞“慢呼”病情較輕時,一般開始會表現為短促的咳嗽聲,似用指甲在紙上輕輕滑過的聲音,精神狀態和采食量無明顯影響。當病情進一步加重時,咳嗽聲會變大,精神變差,流淚、流鼻涕,嚴重的張口伸頸呼吸,眼部腫脹、失明,采食量降低,生長減慢、消瘦等。有的雞群還會出現胸囊腫變化,囊腫部位羽毛脫落,蒼白或深紫色,觸診有液體波動感或有結塊。
無繼發感染時一般癥狀都比較輕,表現為慢性經過,死亡少,康復后有一定的免疫力,但體內仍帶菌。若病程拖長,易繼發大腸桿菌感染,病情就會加重,死亡也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。
“慢呼”也會出現在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喉氣管炎、禽流感等病的繼發病中,給雞群造成極大的危害。
二、“慢呼”的解剖變化
病情較輕時,雞的鼻、氣管、氣囊等有粘液。病情嚴重時,氣囊會出現似煮熟的雞蛋黃樣的黃色干酪物。繼發大腸桿菌時,還表現心包炎和肝周炎。有的病例還表現有肺炎、附關節炎、輸卵管炎等。
三、“慢呼”的防治方案
1、加強飼養管理:
預防和治療“慢呼”,首先是要加強飼養管理,給雞群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。
雞舍低溫和通風不良是本病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。一些硬件條件差的雞舍,在寒冷的冬季,由于雞舍溫度達不到要求或雞舍空氣質量差,雞群易發生 “慢呼”,而且病程長,病情嚴重,治療效果差,藥費大。硬件條件好的、飼養管理做的到位的雞舍,在寒冷的冬季雞群很少發生“慢呼”,即使發生“慢呼”,病情也很輕,投幾天治療藥病情會很快好轉,有時不用投藥,過幾天癥狀也會消失。
冬季雞舍溫度達不到要求時,需要采取供暖加溫措施,不可一味的只注重保溫而忽視通風。
雞舍通風量過大或冷風直接吹到雞身上,雞群很快就會生病,雞舍長期通風不足時雞群在不知不覺中生病。
避免雞舍出現低溫、溫度忽高忽低、溫差過大、通風不良、賊風、密度大等不良情況,同時給予科學合理的全價飼料。
2、預防性投藥:
雞群在做活疫苗免疫的前后幾天,特別是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免疫期間,以及雞群轉群、長途運輸前后可投藥預防,如:泰萬菌素、替米考星、泰樂菌素、泰妙菌素、多西環素等藥物。
2、治療:
泰萬菌素、替米考星、泰妙菌素、多西環素、氟苯尼考等藥物對治療本病都有一定的效果。如果同時感染其它疾病,還需要針對其它疾病采取治療措施。
每公斤飲水中加入5%泰萬菌素2克或10%替米考星2克,與雙黃連液或麻杏石甘液混合飲水4天。
在雞群“慢呼”病程長或病情嚴重時,同時需要投用氟苯尼考,以預防大腸桿菌的繼發感染。